乍暖還寒初春時 莫忘防疫保健康
發布日期:2022-03-22
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高發,國內疫情呈現多點散發態勢,疫情形勢嚴峻復雜。3月份氣溫逐漸回升,但天氣時寒時暖,氣溫波動大。新學期開學,容易造成水痘、流腮、肺結核、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聚集發病。另外,氣溫驟變也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。鞏義市總醫院在此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防控意識,注意預防以呼吸道傳染病為主的各類傳染病,防止心腦血管病復發。

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,建議市民提高個人防護意識,積極做好各項防控措施。
1.個人防護不放松。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,堅持規范佩戴口罩、做好勤洗手、少聚集、常通風、遵守“一米線”、注意咳嗽禮儀、文明用餐。收到境外物品或郵件時,要佩戴口罩和手套,處理完后及時摘下手套并認真進行手消毒或清洗雙手,更換口罩,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、眼、鼻。
2.風險地區不前往。合理安排個人出行,嚴格限制前往中、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(市、區),非必要不前往中、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的其他縣(市、區)。
3.報備信息不要忘。主動報備個人信息,按照要求做好核酸檢測、集中隔離和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。
4.健康監測不松懈。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,尤其是開學、復工、外地返鞏后,如出現發熱、干咳、腹瀉、乏力等癥狀,要佩戴口罩,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,主動告知近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。就醫過程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5.疫苗接種不猶豫。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手段,對減少重癥和死亡效果明顯。請符合條件的市民朋友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,完成全程免疫滿6個月的市民朋友進行加強免疫。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朋友們,依然不可放松警惕,仍需堅持做好個人防護。
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為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的高發季節,其潛伏期多在1~2天,主要癥狀為惡心、嘔吐、發熱、腹痛和腹瀉,兒童患者嘔吐普遍,成人患者腹瀉為多。諾如病毒感染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,也可通過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氣等傳播,常在社區、學校等集體單位暴發。預防諾如病毒感染,注意以下防范措施。
1.避免病從口入。要牢記:“勤洗手,吃熟食,喝開水”。勤洗手,尤其是飯前便后;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;飲用水煮開才喝,不要喝生水。
2.注意食品衛生。在平時儲存食物和做飯時,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。不食用的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并不要儲存太久。
3.患者做好自我隔離。食物加工者要嚴格注意個人衛生,一旦發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。已經發病的市民要隔離治療。
4.規范做好消毒。清理患者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口罩和手套,用含氯消毒劑清洗或浸泡消毒。
肺結核易于在學校等聚集人群中傳播流行,排菌者為其重要傳染源。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病,當抵抗力降低時,有可能引起臨床發病。請注意以下幾點:
1.增強體質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,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。
2.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不隨地吐痰,咳嗽、打噴嚏掩口鼻,經常開窗通風,曝曬被褥、衣物。
3.及早診斷。如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或痰中帶血絲,應當懷疑得了結核病,可以到結核病定點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。
4.規范治療。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,要主動報告,不隱瞞病情。只要堅持規范治療,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
心腦血管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癥、血液黏稠、動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、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。季節轉換時節通常是心腦血管病的多發季節,春季天氣忽冷忽熱、晝夜溫差大,對心腦血管系統都會有影響,預防心腦血管疾病,措施有以下幾點:
1.根據氣溫變化,適時添減衣物。老年人的居室保持適宜的溫度,避免忽冷忽熱,減少血壓波動及心絞痛發作。
2.適量運動。適當體育鍛煉,增強心臟運動耐量?;顒恿繎蛉硕?,特別是有心臟病的患者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。
3.合理飲食。戒煙限酒,清淡飲食,選擇低鹽、低脂、高纖維素飲食,保持排便通暢。
4.規律服藥。切勿隨意自行停藥或加藥,用藥調整還需向醫生咨詢。
5.及時就診。一旦發生胸悶胸痛頭暈等不適癥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
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,建議市民提高個人防護意識,積極做好各項防控措施。
1.個人防護不放松。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,堅持規范佩戴口罩、做好勤洗手、少聚集、常通風、遵守“一米線”、注意咳嗽禮儀、文明用餐。收到境外物品或郵件時,要佩戴口罩和手套,處理完后及時摘下手套并認真進行手消毒或清洗雙手,更換口罩,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、眼、鼻。
2.風險地區不前往。合理安排個人出行,嚴格限制前往中、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(市、區),非必要不前往中、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的其他縣(市、區)。
3.報備信息不要忘。主動報備個人信息,按照要求做好核酸檢測、集中隔離和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。
4.健康監測不松懈。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,尤其是開學、復工、外地返鞏后,如出現發熱、干咳、腹瀉、乏力等癥狀,要佩戴口罩,及時就近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,主動告知近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。就醫過程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5.疫苗接種不猶豫。接種疫苗仍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手段,對減少重癥和死亡效果明顯。請符合條件的市民朋友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,完成全程免疫滿6個月的市民朋友進行加強免疫。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朋友們,依然不可放松警惕,仍需堅持做好個人防護。
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為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的高發季節,其潛伏期多在1~2天,主要癥狀為惡心、嘔吐、發熱、腹痛和腹瀉,兒童患者嘔吐普遍,成人患者腹瀉為多。諾如病毒感染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,也可通過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氣等傳播,常在社區、學校等集體單位暴發。預防諾如病毒感染,注意以下防范措施。
1.避免病從口入。要牢記:“勤洗手,吃熟食,喝開水”。勤洗手,尤其是飯前便后;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;飲用水煮開才喝,不要喝生水。
2.注意食品衛生。在平時儲存食物和做飯時,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。不食用的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并不要儲存太久。
3.患者做好自我隔離。食物加工者要嚴格注意個人衛生,一旦發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。已經發病的市民要隔離治療。
4.規范做好消毒。清理患者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口罩和手套,用含氯消毒劑清洗或浸泡消毒。
肺結核易于在學校等聚集人群中傳播流行,排菌者為其重要傳染源。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病,當抵抗力降低時,有可能引起臨床發病。請注意以下幾點:
1.增強體質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,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合理膳食,加強體育鍛煉,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。
2.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不隨地吐痰,咳嗽、打噴嚏掩口鼻,經常開窗通風,曝曬被褥、衣物。
3.及早診斷。如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或痰中帶血絲,應當懷疑得了結核病,可以到結核病定點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。
4.規范治療。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后,要主動報告,不隱瞞病情。只要堅持規范治療,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
心腦血管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癥、血液黏稠、動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、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。季節轉換時節通常是心腦血管病的多發季節,春季天氣忽冷忽熱、晝夜溫差大,對心腦血管系統都會有影響,預防心腦血管疾病,措施有以下幾點:
1.根據氣溫變化,適時添減衣物。老年人的居室保持適宜的溫度,避免忽冷忽熱,減少血壓波動及心絞痛發作。
2.適量運動。適當體育鍛煉,增強心臟運動耐量?;顒恿繎蛉硕?,特別是有心臟病的患者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。
3.合理飲食。戒煙限酒,清淡飲食,選擇低鹽、低脂、高纖維素飲食,保持排便通暢。
4.規律服藥。切勿隨意自行停藥或加藥,用藥調整還需向醫生咨詢。
5.及時就診。一旦發生胸悶胸痛頭暈等不適癥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